English

天津大学等高校构建化工类人才培养新模式

2001-02-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邢鹏 李丹 我有话说

天津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国内七所高校承担的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历经四年多的时间完成。该研究以化工类学科21世纪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为出发点,按国际一流大学化工类高等教育模式,整合了课程体系,大幅度精减了学时学分,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大化工”教学框架,创立了我国化工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明确了我国化工类高等教育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天津大学于1996年6月作为牵头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作为主持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参加单位正式承担了这项化工类教改项目。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该七所大学组成的项目组在天津大学余国琮院士领导下,先后有200多名骨干教师和800多名学生参与了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他们首先制定了《面向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改革了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系分为人文社科、数理、化学、工程基础、专业必修、选修等六大部分,强调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方案》大幅度压缩了学时和学分,将总学时数从原来的2700压缩到2000,学分数从原来的170压缩到125,其目的是加强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基本完成《方案》制定的基础上,项目组又着力进行硬件建设,编写了19类25种新教材,其中三本已经出版;同时,初步建成了化工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化工设计和化工仿真实习3类实验与实践教学样板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